請輸入關鍵字
您當前所在位置:產品與服務 > 低滲油藏化學法提高采收率
表面活性劑水驅技術

表面活性劑水驅技術

產品名稱:

表面活性劑水驅技術

產品介紹:

目前,我國已探明低滲透油田地質儲量50多億噸,長慶油田更是以低滲油藏為主,此類油藏在投入注水開發后,油氣儲層的低滲透率導致注水壓力高,開采難度大。油層水淹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富集在基質巖塊中,普通采出程度在20%左右, 因而利用表面活性劑水驅技術提高采收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表面活性劑濃度<cmc(臨界膠束濃度)的水溶液稱活性水,活性水屬稀表面活性劑體系?;钚运屩谐S玫幕钚詣闈B吸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耐鹽性較好的磺酸鹽型和硫酸酯鹽型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以活性水作為驅油劑的驅油法叫活性水驅,是最簡單的表面活性劑驅。

表面活性劑技術機理:

一、低界面張力機理(張力降低,潤濕角增大)                  

        式中 ,     W ——粘附功;

                         ——油水界面張力;

                         ——油對地層表面的潤濕角。

二、潤濕反轉機理

活性劑降低油水界面張力,改變潤濕性使接觸角變大,粘附功降低,油易從巖石上被拉開,提高采收率

三、降低親油油層的毛管阻力

活性劑能降低親油油層的毛管阻力,對親油油層,毛管力為水驅油的阻力。潤濕角增大,毛管力阻力降低,活性水進入更小半徑、原先進不去的毛細管,提高波及系數,提高采收率。

Pc=

     式中 ,       Pc ——毛管力;

                       σ  ——油、水界面張力;

                       R   ——毛管半徑;

                       θ ——油對巖石表面潤濕角

四、乳化機理

巖石上洗下來的油滴被活性劑乳化成O/W型的乳狀液,乳狀液通過毛細管產生疊加的液阻效應,增加高滲透層段的阻力,注入水進到低滲透層段,提高波及系數。

五、乳化機理

巖石上洗下來的油滴被活性劑乳化成O/W型的乳狀液,乳狀液通過毛細管產生疊加的液阻效應,增加高滲透層段的阻力,注入水進到低滲透層段,提高波及系數。

   

低滲油藏表面活性劑水驅案例:

濱南油田濱660區塊項目設計注水井1口(BNB660),見效井5口,與2011年2月5日開始實施活性水降壓增注試驗,試驗之前進行了酸化作業,到2011年4月,累計注入活性劑溶液1500方,注入壓力由注入前的27.5MPa下降到25.5MPa,下降7.27%。

七、配套藥劑—驅油用表面活性劑


項目

指標

外觀

均勻液體

pH

6~9

溶解性(10%

快速溶解,無沉淀

固含量

>35%

與地層水配伍性(1%

無沉淀

油水界面張力

<10-2mN/m

有機氯

0.0%